找到相关内容263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禅定在道德修养中的意义

    妄念,观想佛教真理,体验空寂的本心。依此法修持,就可以消除错误观念,断灭无明烦恼。因此,禅定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功能就是“息心”,止息心的躁动,使心安住于空寂虚明。《华严经·如来出现品》云:“若人欲知佛境界,当净其意如虚空,远离妄想及诸取,念心所向皆无碍。”宇宙的本质就是空寂,了知此义,使本心空寂,心性便与宇宙及其本体同一,从而实现了本性的完善。  所谓“定”,即定心、止心、息心,从根本上把持并觉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3757256.html
  • 万年寺景区导游词

    、松、 杉,将来也会成为新的“古德林”。   古德林的山坡上,原有一个很深的洞。传说是当年白娘子(白蛇)修道的地方。后来因山滑坡,山洞被封了,只给人们留下了一些遐想。   6.息心所   从万年寺到息心所有5公里的坡道,人称“观心坡”。在观心坡上有一棵高达40米的岩桑,胸径有1米左右。据植物学家考察,树龄已有千岁。如今仍枝繁叶茂,一片浓荫,生机勃勃。这样高大古老的岩桑,在峨眉山中仅此一株,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91085686.html
  •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流通序

    杀生各报,悉记录之,以期启善念而息杀机,可以知其居心矣。袁子才初则辟佛,及中年以后,阅历日深,遂于佛法生真信心。但以狂妄自大,懒惰懈怠,不肯亲近高人,息心研究,虽于佛法感应事迹,悉皆记录,其所论说,难悉...杀生各种果报,都加以详尽的记录,以期启人善念,消除杀机,即此可以知道他宅心仁厚。袁子才起初排斥佛教,及至中年以后,阅历日深,居然对佛法生真信心。但由于他一向狂妄自大,懒惰懈怠,不肯亲近高人,息心研究,...

    印光大师撰 演莲法师译

    |纪晓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7/23130863.html
  • 三身本具的禅修方便

    以种种禅修手段,将心念集中在某个单一的目标后,会自然进入某种息心的宁静状态;尽管许多人极其向往这种宁静,但这种状态不会保持长久,无论作何种努力,我们的心始终在“动”与“静”的翻来覆去中不断迷失。   ...自性)中,并能体会、安住到空灵、活泼而自由的禅境,在这种自然任运的息心状态中安住下来的禅修就是止。  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后,你将会在这种禅修的状态中,觉受到身心的柔软和安宁,暖乐、无念与清明的状态也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0249461.html
  • 《药师经法研究》序

    色息心之一具。故禅定修法,总不外色法、息法、心法三门。由此人体自性而定,法尔如此,概莫能外。色息心三法具于一体,而一体又分色息心三法之用,三法相通而又法住法位。故三法虽融,却以因地方法侧重不同,而果地证得...为破惑证真之禅,祖师禅为明心见性之禅,秘密禅为即身成佛之禅。人体有色息心三大要素之分支,生活有饮食、呼吸、睡眠三大活动之需要,法门有如来、祖师、秘密三大体系之类别,禅定亦因三大法系而展开。药师定者,...

    吴信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0660823.html
  • 峨眉寺联中宗教与人生之意蕴

    ’二字,才能活得踏实,心安理得,轻松自如,不管外界如何光怪陆离,尘嚣纷扰,自己心中永是一片“清凉世界”。  清代诗僧贯一所撰联也有这一含义:  大肚能容,常思则古;  暗修自宓,无暇求知。  ——息心...“悟’’了,便可随缘接物,物我一如,心无拘役,自在常乐。息心所一联(今人刘东父先生撰书)即表达了这种体验:  万籁无声心自息;  一身非我物同春。  许多在现实生活中”翻过跟头来的”悟道者,常常能触景...

    马书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05962804.html
  • 关于慧远大师研究中的几个问题

    清静,足以息心,始住龙泉精舍。”在西林寺见同学慧永法师。慧永法师请桓玄助造寺院,“桓乃为远复于山东更立房殿,即东林是也。”从慧皎写的传里还看到“远创造精舍,洞尽山美……复于寺内别置禅林。”可知东林寺有精舍和禅林的区别。禅林用来安禅,“创造精舍。是何用意呢?在印度有如祗园精舍等,《释迦谱》:“息心所栖,故日精舍”,精舍之称有个典故,在中国两汉之交,有儒生包咸离开长安,回故乡会稽曲阿的途中,在东海界为...

    张育英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4493810.html
  • 弘一法师念佛事迹

    1920年(41岁)于新城贝山掩关念佛,书佛号。印光法师致书大师,劝其“息心专一念佛”。  1921年(42岁)为女弟子朱贤英开示念佛。  1922年(43岁)师患痢疾,留言临终时,请数师助念佛号,但病康愈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4054677.html
  • 大乘哲匠——吉藏法师

    是土龛,天明见是乱骸,入晚又觉鬼在作祟,因悟一心唯识之理,心外无法,勿需别求。所以便息心归去了,不久发言狂悖,示迹乖疏,同居士们进酒肆,入娼寮,如志公金刀锡杖,或闾阎万宿,或山水坐禅,任意随和,都无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3963275.html
  • 天台山国清寺创建养老养病助念三堂碑记(民二十三年)

    养老,以诸方名德,本寺耆旧,年老息心,专办己事,不有专堂,何资净业。二曰养病,十方僧侣,孤孑一身,既来依止,即是同胞,一有疾病,不能随众,移此将息,以期速愈。如或世寿将尽,则移之助念堂中。三曰助念,凡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94086287.html